关工人物董湘岩
发布时间:2015-04-28 16:16:27访问量:103
社会实践结硕果,鞠躬尽力育英才
——记河北大学关工委理论组成员董湘岩老师的事迹
作者:郭瑞超
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人。1936年6月生在一个农民家里。1950年3月,在保定参加工作。1959—1964年7月,学习并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1964年至1996年退休时,先后在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和河北大学任教。1990年11月被评为副教授。长期从事经济理论教学工作,热心并参与所有制改革,并深入改革第一线,学习和调查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深受启发,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人的要素,不仅有商品的属性,更具有人力资本的属性。应将劳动力要素资本化,并以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形式投入企业,改变单一物质资本股份式企业的产权、股权的结构,进而改变单一私有物质资本股份式联合的性质,从而使企业的全部生产要素实现资本化、股权化联合,让每个要素所有者都作为投资者和劳动者,具有双重身份。从而实现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本化、股权化联合和劳动者物质资本股份化联合同时将两者相协调统一,这样所组成的股份式企业才是公有资本企业,才是社会所有制企业,即公有制企业的目标模式。
从2003年开始,受学校有关部门的委任,负责组织学生赴国家级贫困县——涞源县古北岳(大茂山)山区进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已连续8年每年暑期都组织学生去山区进行包括扶贫、专题调研为内容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2009年董湘岩被评为“河北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受到学校党委表彰。
“纸上得来终觉浅,获得真知要践行”,董湘岩老师多年来一直坚守这一理念,无论是在生活上,治学上,还是在培养学生、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上,他都对此深信不疑,身体力行。董老师退休后,在近10年来的每次暑假里,都会亲自指导并带领青年学生深入山区农村,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引导学生增长才干,锻炼成长,成为新一代英才。
2003年春季,董老师在河北大学关工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和经济学院领导一同深入山区,亲自考察,选择并确定涞源县南马庄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当时董老师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该乡是一个贫困乡,亟待开发和发展,社会实践小分队能够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当地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农林特产资源,有的开发项目正引起各级政府的关注,帮助他们搞调研谋发展正是当地所需。二是当地正是大学生下乡社会实践所需,生活贫困的山区,具有革命传统的老区,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掌握为国为民服务本领的实习练兵场。在这里可以实现城乡互补,达到农民与学生双赢的局面。
结合实际,设计课题
组织好学生下乡小分队
带领大学生下乡搞社会实践,是一项具体、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必须精心组织和实践。最终确立的调研课题,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和当时的实际需求设计的:一是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相关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当地县乡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和农村政策落实的实际要求;三是根据大学生思想和业务学习状况和他们下乡社会实践的愿望和要求,以及对社会调研的认识和自己所持的态度;四是大学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尤其是教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等等。根据这些具体情况,董老师最初确立的调研课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山区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农民的医疗医保、贫困人员的五保低保、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林果药材生产合作社、农村资源与交通等等,写出调查报告,同时作为建言献策,上报县级政府部门,得到了县乡政府的重视。此后连续组织下乡调研,又对课题进行调整,或增添新的课题,如把医疗医保和教育情况结合在一起,考察偏僻山区居民医疗、教育投入和生活负担问题。又如,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确定了古北岳恒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调研的新课题。
在参加下乡实践小分队大学生的选择方面,注意老队员和新队员、研究生和本科生、高年级和新生、男同学和女同学、文科专业和理工科专业等等方面的搭配,以便更好地开展调研活动。例如选择学习有关中小学教育专业方面的研究生,参加农村教育课题调研,写出的关于当地中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帮助乡政府恢复了望天岭小学,并于2010年5月初送去60套桌凳,小学在2010年9月开学上课,受到了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又如一位学习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参加关于低保和五保的调研,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乡村干部,学习五保条例,明确五保对象,以及如何处理享受五保人员的个人财产问题。
帮困扶贫,大力支持
协助农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
涞源县南马庄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当地落后的经济发展增添了一股推动力。在董老师的带领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结合到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三下乡”活动,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下乡”最重要的是文化下乡。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帮助桑树堰村建立了图书室。该村位置偏僻,是南马庄乡地处深山的一个小村庄,2006年才通水泥路。保定市政府选定此村作为建立生态文明村试点。小分队通过调研工作,知道了此村的贫困状况,于是发起了帮助该村建立图书室的活动,传输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使那里的群众通过提高文化、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改变自己的贫困命运。历届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河北大学关工委、老教授协会积极参与,捐赠书籍300多册。董老师又找河北大学出版社支援,募集了1000余册图书,无偿捐献给农民。
2010年暑假,在望天岭大队(村)书记席大义协助解决60多演出人员来去交通问题的前提下,董老师联系了军校广场合唱团和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下乡搞调查的学生,为南马庄乡的农民进行了两场文艺演出,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此次演出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陶冶了情操,培养并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同时也受到了新闻界的好评,8月3日前后,保定电视台、涞源电视台、保定日报、保定晚报都在新闻栏目做了宣传报道。
小分队在南马庄乡调研中,发现大茂山风景优美,系古北岳恒山,有开发旅游的价值,写出了关于大茂山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以及联合周围邻县开发大茂山旅游资源的建议,得到了县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促进这一建议的实现,小分队邀请河北大学新闻中心录制了大茂山风景专题片,回校后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并且马上行动起来,帮助当地村民建立农家乐家庭旅店,先行试点,开辟了农民旅游致富之路,招徕个体旅游活动。贾金良一家,去年仅旅游服务收入就有一万多元,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在当地农村五保低保的调研中,发现孤寡病残困难户,小分队的同学们就伸出援手,力所能及地帮助排忧解难。同学们回校以后,发动在校师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捐献衣物,汇聚起来送到下乡实践基地,登门送给五保户和低保贫困户,解决他们生活冷暖的燃眉之急。有位五保老大娘感动得眼含热泪,不断地说共产党好,共产党培养的大学生好。许多困难户积极配合小分队调研。小分队的人离开时,他们送出老远,盼望着大学生们再来。
调查药材和林果专业合作社的同学,发现专业户缺少有关科技知识和技术人员的指导,就建议小分队配备有关的科技人员,以便向当地专业户传授药材和林果种植技术,后来小分队再次下乡到基地调研时,就聘请了河北农大有关专业的老师参加科技指导,并以各种方式讲授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林果管理知识,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2010年社会实践小分队还帮助当地村民引进优良的土豆种试种,同时向乡政府建议推广。从年底收获的土豆产量来看,增产效果很好,亩产增加2000到3000多斤,可使每户多收入2000到3000多元,科技下乡可谓大有作为。
2010年6月3日,《保定日报》对大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题为《河大经济学院6年深山送“宝”获双赢》的报道,学生下乡实践小分队走进大山的行为,得到了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赞扬。
撰写报告,建言献策
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一次次深入农民生活的社会实践中,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生们在调研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政策水平。下乡搞社会实践,搞专题调研活动,是大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上的知识学以致用最为有效的途径。学习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范鹤说:“我们带着理论走入农村最为实际的地方,深入了解我国农民的社会保障、生存现状,着实触动不小。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家低保政策落实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表现在执行过程中,实际享受低保人数与应享受低保的人数差距很大,并且缺乏一定程度的监督制约机制。此行始终我们的心情都不平静,农民们面对贫穷束手无策,昼夜守着贫困动弹不得,在关乎贫困农民的生计问题上,自然也很复杂。这不禁使我思考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事业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以及与执行效果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如何缩短此差距,更是一个极具难度的研究课题。”
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调研质量。学生们在完成课题的调研任务之后,都要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同时每个人还要总结自己下乡调研的思想收获和切身感受,他们从实践中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了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又把理性的认识写成了书面文字材料,从而锻炼提高了写作能力。蔡志荣老师和王成峰同学,在《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7期发表了《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博弈及对策——以河北省涞源县小关城村为例》的文章,就是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对当地调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取得自己学术上的成果。范鹤、张新、孟祥文同学写的《保定涞源南马庄乡关于“五保、低保”现状与分析的调查报告》,从亲自调查的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首先介绍了当地一般群众和五保、低保户的生活状况,然后介绍了该乡根据河北省政府有关文件评审五保、低保户的过程、落实指标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等等。在写作上具有清楚的逻辑思路和较为完整的结构层次;在立论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实际的参考价值,较好地达到了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多数调查报告被当地政府采用。
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了团队精神和荣辱观念。下乡实践小分队的同学们,利用暑假的时间,走出城市的大学课堂,来到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亲眼目睹山区农民的艰苦生活,又穿山越岭进村走家串户,得到了在学校难以得到的锻炼和思想收获。一次,在完成了调研任务后,即将返校时,队员们决定返校前攀登大茂山的主峰,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纪念性的十分诱人的活动。但王成峰同学却说:“你们去吧,我不去了。”为什么?因为他要完成一个承诺。在下乡的第三天,王成峰和两名同学在小关城村遇到了一位老人,他和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家徒四壁,又无任何经济来源。王成峰对老人说“我没带东西,暂时帮不了您。但我会向发放救济物品的同学说,让他们来看您。我们一定会回来的。”回到驻地,王成峰同学向发放救助的同学说了,但接下来是阴雨不停,此后又忙于调研,一直拖到最后一天。有两位同学知道了此事,也决定留下,同王成峰一起把救济衣物送到了老人的家中。”
学生们在耳闻目睹的感受中增强了历史责任感。一位同学在回校后的感想中写道:“我们的力量是很微薄的,我真的希望我们一届届大学生的努力,可以给干涸的山沟带去一些雨露,给偏远的山区带去一片阳光,给贫苦的山民送去能够腾飞的翅膀……尽管我们的爱微不足道,然而却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尽了我们的责任我们就会减少惭愧。”这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提升,是大学生们最有意义的收获。它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为社会为人民的奉献中度过美好的一生。
同学们下乡搞调研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也用文字表达式难以言尽的。然而无论是有形的收获,还是无形的认知,都充分证明了董老师积极参与指导的社会实践具有深刻意义和影响,在社会实践中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在发展当地经济的过程中带着大学生进行深入的社会实践,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转眼间,董湘岩老师参加指导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将近10年,社会实践结硕果,鞠躬尽力育英才,董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多年来的努力和付出,换来了一份难以改变的传统,长期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小分队与当地村民建立起了坚实而有效地基础,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相信在董老师的积极工作中,指导学生下乡社会实践这条路会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阔。
附:董湘岩“三下乡”实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