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学院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历史学院毓秀史学讲坛第93讲——生态视野下晚清黄河水患的基层因应与环境调适

发布日期:2022-11-09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2113日下午,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毓秀史学讲坛93讲邀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贾国静老师为我院师生作生态视野下晚清黄河水患的基层因应与环境调适的学术讲座,学院教师、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校外旁听人员通过线上形式积极参加,人数近百人。讲座由历史学院副院长魏国栋主持。

7777

讲座伊始,贾老师介绍了研究缘起,并谈到从政治史路径转换到生态史角度研究清代黄河灾害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选取山东省惠民县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的环境条件与史料基础。

接着,贾老师简要介绍了历史时期的黄河概况以及发生于咸丰五年的第六次大规模改道情况,因为晚清黄河水灾跟这次改道密切相关。改道后,黄河在豫东、冀东南、鲁西南、鲁西大范围肆意漫流,并侵入山东北部大清河入海,惠民县原本就是大清河东部的一个比较繁华的都会。贾老师从改道前惠民县的水环境入手,分析了改道所造成的县域水网络剧变,以及与此相伴的地形地貌、土壤环境剧变。她借鉴地理学领域有关河流的理论,指出河流和其他地理要素之间存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水土环境是区域社会得以存在的基底性因素,一旦发生巨变,势必链动社会系统发生变化,并与之发生交互,乃至互构。

然后,贾老师以知县柳堂的治河实践为中心分析了晚清惠民县的基层因应问题。光绪二十二年,刚刚莅任的柳堂就备尝治河事务的艰辛,遂趁山东巡抚拟加治理之际,联合地方士绅,将辖区的原治河机构窝铺改成了调夫局。这可谓官绅百姓治理河患的一大探索,也有助于这位新上任的知县进行社会治理。可是几年之后,调夫局不得不改回窝铺。贾老师指出,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县域社会系统中的官民关系与民民关系都发生了变化。无论如何,面对河水泛滥成为常态的局面,基层官绅百姓还须努力调适以适应变化了的生存环境。

随后,贾老师又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分析了官绅百姓的环境调适与秩序重构。物质环境调适主要从食住行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展开。具体内容包括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探求土壤种植方法,改造房屋结构,调整村落样态,延续水运传统,适应黄河水性制造船只等。地方社会的精神调适主要从河神信仰和地域景观的变化两个方面进行探析。总之,黄河通过灾害的形式与县域生态系统内的水土、动植物、人文等子系统实现了互构共生,并形成了新的生态系统。

最后,贾老师总结道,黄河改道造成的水患至深且巨,与县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风俗、景观等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建构,最终形成了新的但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或可称之为灾害性生态系统。由于这一状况在黄泛区尤其原大清河沿线地区普遍存在,又可称之为灾害性生态脆弱带。通过惠民县的生态巨变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然成为近代县域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黄河水灾作为近代的一种主要灾害类型,是黄泛区社会变迁的重要驱动力量,历史时期黄河以河道大范围摆动造成生态脆弱带转移与扩张的方式,参与下游平原区域社会的变迁。贾老师还谈到,研究晚清黄河水患应借鉴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追踪黄泛区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揭示黄河融入沿河区域社会并参与其历史演进的复杂性。

讲座结束后,与谈人吕志茹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与贾老师进行了深度的学术对话,吕老师指出贾老师的报告,资料丰富、视角宽阔、方法新颖,特别是从生态史角度去研究晚清黄河水灾,具有学术前沿性。随后,学院老师和学生纷纷提问,与贾老师展开互动交流,讲座学术氛围浓厚和热烈。



上一条:我院第三期史学新生开卷会暨教学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条:我院范铁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