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学院首页>新闻动态> 正文

毓秀史学青年学者讲坛第7讲:匍有四方——出土文献中的西周国家结构

发布日期:2023-03-22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3319日,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举办“毓秀史学青年学者讲坛”第7讲。本次讲座主题为“匍有四方——出土文献中的西周国家结构”,由历史学院张海老师主讲,北京师范大学李凯老师担任与谈人。历史学院师生及校外人员百余人参与,讲座由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洪猛老师主持。

首先张老师点出了问题的缘起,何谓“封建”、“邦”的避讳以及中山侯忺钺之“天子建邦”和《周易》中的“利建侯”所含之义。之后开始进入讲座的主要内容。张老师从西周国家基本单位——邦入手,指出周人自称周邦,在器铭和战国文书中还包含具体的邦名,如邢邦、黄邦、鲁邦、晋邦、楚邦等。而且还分析出战国时各雄仍自称邦,因而在职官上有“相邦”、“邦司寇”等;府库制度上有“邦左库”、“邦右库”等。西周时期,王权强大,各邦皆是王朝的地方政权,被周王牢牢掌控。西周灭亡后,尤其是到战国时期,各邦的法统之源虽仍在传统观念上来自周王,以彰显其权力的名正言顺,但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册命,各邦已是事实上的独立自主。随后张老师还延伸出“邦”统治者的称谓,为“邦君”或“邦伯”,乃是周人在地方的高等级贵族,一些邦君被建为“侯”,是为“诸侯”。在战国末期和秦代已将先前的各类邦君统称为诸侯,汉代以后的学者将“诸侯”的范围扩大化,不仅将边域没有“侯”职的邦君算在内,还向内地推及,把采邑性贵族也列在其中,以“寰内诸侯”、“畿内诸侯”称之,对周代实际情况的认知产生了偏差。与此同时,从汉代开始,“诸侯国”代替“庶邦”、“小大邦”等称谓,成为统称天下各邦的专业词。

紧接着,张老师从周人之区位区域性称谓——国出发,为大家解释后国和内国的含义,后国,即“后方之国”,泛指那些参与战争的较边域诸邦、诸师相对靠后的邦和驻军;内国,指边域各邦形成的防御带之内的周人控制的地区。张老师还对东国、南国的区域范围给予了界定,也谈到了“上国”的内涵。其后,张老师又从晋公铭文着眼,探讨“万邦”、“王国”在典籍中出现的情形,由此认定“王国”一语在西周已出现,唐代学者将其释义“王之国”和“周王之国”。“王国”是众多承认“王”为最高统治者地位的“邦”构成的一个政治地理单元。张老师还认为从目前材料来看,直到战国时代仍无“国家”一词,在西周铭文及战国竹书中是以“邦”、“家”并称。

在讲座的尾声,张老师总结以下几点:第一,“邦”是以邦君家族为核心,包括若干同姓异姓贵族、平民家族共同构成的政治地理单元。在其之下设立基层地域单位管理邦君下属人员。“邦”的地域范围不大,成点状分布,此外王朝还授予某些邦君“侯”职,形成若干“侯邦”。张老师还区分出新建邦与土著邦,概述其形成和职责。第二,西周灭亡后,王权势微,大邦、强邦争霸,它们在名义上仍只是周王下属的“庶邦”之一,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后世成熟“国家”的意味。第三,国是区域性称谓,“四国”、“天下”是由众多大大小小的“邦”构成,其中包括未被周人征服的异邦。同时在“王国”与“四国”之间交界线较为明晰,也会有弹性的相对变化。第四,商周王朝所在的古史阶段可称为我国的“王国时期”,西周的国家结构大致可分为“王国、邦、邑”三级,春秋战国时期的制度由西周衍生而来。除此之外,张老师强调限于材料,对此问题的剖析只能做到目前的地步,要想更深入与精确地了解我国早期国家的国家结构及其演进情况还需材料的进一步丰富。

讲座结束后,李凯老师与谈,提出了专业而深省的见解和看法。首先,张老师厘清一些西周的地理区域概念,从甲骨文、金文的角度去审视和讲授,言简意赅,对该时段历史具备较强的驾驭能力。第二,提出具有创新性和鲜明的观点和思路,如邦君诸侯的关系,周朝国家结构的分布以及版图的制度建设。第三,思路的贯通性,从先秦时代,延伸到秦汉,对“邦”、“国”的概念和指代范围做了较为细致的探求,可以说为古代史政区的界定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这之后,李凯老师还提出在《春秋》经传与出土文献的语汇是否可归为一类的问题。

之后,线上线下的学生纷纷对两位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两位老师也耐心细致地对此一一应答,整场讲座学术氛围浓厚,师生互动积极,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发展。

上一条:第十届“青春无畏 职面未来”模拟求职大赛(初赛)成功举办

下一条:历史学院召开西部计划志愿者经验分享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