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成果展示» 正文

访谈《纸币上的人物》指导教师金强副教授

发布时间: 2017-05-06 15:01:3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浏览次数:
摘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新广人教〔2016〕499号】发布“关于首届全国图书编辑出版能力大赛(学生组...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新广人教〔2016〕499号】发布“关于首届全国图书编辑出版能力大赛(学生组)比赛结果的通报”。我校新闻传播学院杜恩龙、金强两位老师指导的作品《纸币上的人物》荣获团队奖一等奖;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谭若诗获知识竞赛个人一等奖,张信获三等奖;河北大学获优秀组织奖。


首届全国图书编辑出版能力大赛(学生组)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主办,韬奋基金会、中国出版协会、中国编辑学会、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四单位承办。全国62所高校的近万名师生参加比赛。经评审,终有32部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我校共获7个奖项,为此次获奖最多的高校。

5.jpg

(参赛作品《纸币上的人物》封面)

记者有幸采访了此次获奖作品《纸币上的人物》指导教师之一金强副教授。

初见金老师,就被他幽默风趣的谈吐和极具亲和力的性格所感染,就像之前修读过金老师课程的同学们描述的一样:外表高大帅气,儒雅的眼镜框背后折射出金老师的睿智和敏捷。

6.jpg

(金强副教授在斯坦福大学)

金老师谈到,此次我校参赛能够一路披荆斩棘连获多个奖项,是因为提前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参赛之初,新闻传播学院便向主办方申请将我校工商学院作为独立机构参赛,因此多争取了一个名额;最终经过学校的层层选拔,共推送两部纸质作品、一部电子作品参赛。

荣获一等奖的《纸币上的人物》为数字图书。伴随时代的进步,数字图书作为手持阅读终端的消费产品有了非常丰富的市场。

7.jpg

(金强老师与我校参赛选手合影)

本次参赛作品中其他院校多数是古风介绍、民族介绍、景点介绍、技术讲解等相关内容,而我校学生团队选取纸币上的人物这一主题,形式新颖且为首创。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纸币各有特点,形式上都是精心设计,内容上也丰富多彩。为了分析人物背后的内涵,两位指导老师和学生团队分析了大量的资料,体现了我校学生精通史地政、文化底蕴深厚的良好风貌。

决赛分为答辩和笔试,我校学生团队在进入决赛后,不仅在答辩环节得分很高,更在笔试环节与武大、南大等同专业学生同台竞技。学生谭若诗获得知识竞赛个人一等奖,张信获得三等奖,彰显了我校学生专业素质强、基本功扎实、文化素养高的特点,这和我校课程设置得当、实验室软件配置先进、新闻传播学院抓学习、夯基础、塑人品的院风紧密相关。我校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成绩领先,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因此,我校得以荣获“优秀组织奖”。

8.jpg

(金强副教授带领学生参加比赛)


学生的成绩,离不开老师在背后默默的付出。我校编辑出版专业自2001年建立,经过15年的发展,坚持文化引领战略,使我校编辑出版专业在全国排名靠前,比肩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等传统强校,该专业教师现拥有5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在全国同专业中名列前茅。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十二位专任老师中,八位博士,另有三位博士在读。这其中包含六位正教授,四位副教授,两位讲师,并拥有四位博导。老师的学科背景广泛,授课内容丰富,并突出文化内涵。其中六位老师来自一线的出版单位,都拥有超过十年的工作经验,还有三位老师具有出国访问和海外留学经验。老师们合作气氛良好,教学理念协调。

9.jpg

(我校《纸币上的人物》参赛团队在台上陈述)

全国三十多所高校参加此次总决赛,金老师在陪伴同学们参加比赛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其他高校的风采,并体会到了我校学生的不足。我校作为河北唯一一所获此殊荣参赛的高校,学生倒有些低调,在内容展示上我校参赛队伍多是平铺直叙,而一些南方高校设计了很多桥段,吸引人眼球。为此金老师建议我校学生应多参加类似比赛,我们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通过比赛在实践中增加我们对外沟通能力和技巧!

当谈到编辑出版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时,金老师用了三个名词:引擎、支柱、催化剂。

有时一部好书是由编辑最先发现的,编辑们唤醒作者,为一部好书锦上添花。金老师说道,编辑是一个隐性职业,平时我们几乎看不到他们,作用很重要,一个好的编辑懂得遵守国家的法规法纪,也拥有经济和市场意识。目前我们社会缺少这样的儒商,优秀的文化传播需要好的编辑,于出版社做出了业绩,于作者发现了好书,于读者获得了好书,多方受益。我国是造纸术发明的国家,自古就有文化商人、著书立说、文化传播的传统,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可见编辑对于文化传播之重!

10.jpg

(金强副教授在美国苹果总部)


见到金老师之前,就有同学透露在平时大家都亲切地称金老师为强哥,访谈进行到一半,记者也着实体会到金老师的亲切幽默、学识渊博和对问题独到的见解,此时已经有无数个问题想要和金老师探讨。

几乎每一位上过金老师课的学生,都会在金老师和班级之中产生一种很强的吸附感。谈到这个问题,金老师说“我十分热爱老师这个行业,教育中,我最看重的是交流,每接触到一个班,都会和学生从各个方面上交流。如果不了解,没准儿会产生误判、偏见。交流不是单向的,是互动的,时间长了会联动,产生活力,从事上看人,不以貌取,日久见人心。比方说我经常交代给学生们上课之外的任务,比方说为班级复印册子,学生要去对比哪里的费用低,哪里的质量好,这样能多提升学生的能力,我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万种人。沟通中人和人隔阂少了心就近了,合作干事,兄弟朋友多,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交际,待人以诚,心胸宽广,容得下自己周围的人,以后才会容得下更宽广的天地!老师团结,学生团结,师生团结,一呼百应,这样就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同时金老师也提出,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判断,不能完全通过考试这一途径。学生们对于目前活生生的世界认知不足,对现实的关注少,对虚拟的关注多,造成了一小部分同学出现沉不住气,没有经过深层次的山穷水复就打退堂鼓的问题,而这时候恰恰需要老师站出来为学生指点迷津,强化学生们每日写日记进行自我反省,天天练字培养耐心。针对不同的学生,金老师会依据学生的特长,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各尽其用,做PPT做得好的专门做PPT,文笔能力好的他会帮忙介绍外边的业务、实习单位等等。

11.jpg

(金强副教授在美国太平洋大学)

作为同学们最亲切的强哥,还是一位细心的大哥哥,强哥爱照相,爱分享,从最早的人人网到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强哥都会用镜头记录下精彩的瞬间,并且每带过的一班,强哥都会做好文件夹。一个班的所有信息都珍藏在这里边,即使毕业多年的学生,也能在文件夹中找到曾经的足迹。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照一次合影,强哥就老了一岁,一步一个脚印,强哥从第一届学生到现在,合影一个都不少,从未有过厌烦,就是珍爱老师这个职业!

最后,我们也在镜头下留下了和金强老师的合影,一次难忘的访谈,遇良师,得正道!

来源/微信公众号“河北大学”2017年2月28日推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