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2021-12-02 22:40:38 来源:本站原创

我院联合主办的“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十八届(2021)年会举办

11月28日,以“百年中共与党报党刊”为主题的“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十八届(2021)年会线上举办。

本届年会由我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来自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新华日报社、北京日报社、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传媒杂志社、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等19家中央及地方党报党刊主流媒体,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广西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16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安徽省安庆市委宣传部的嘉宾,相聚腾讯会议云端,围绕中共百年党报党刊发展、党的新闻理论与新闻思想、新时代党报党刊的创新实践以及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与会代表共计80余人。

图片1.png

部分嘉宾线上合影

会议伊始,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说,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党报党刊始终是党的主要舆论阵地,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核心。在建党百年这一特殊时间节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主办方将本届论坛的主题确定为“百年中共与党报党刊”,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自2004年以来连续举办18届论坛,历届年会主题始终与党中央重大决策和中国主流新闻媒体发展的重大议题保持同步,担负着党报党刊高水平科研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真正做到了将论坛“办在中国大地上”。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作了主旨演讲。他认为,要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新时代党报党刊持续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一是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大力宣传党的理论党的主张。百年来党报党刊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党报党刊要大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尤其要宣传阐释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履行好新时代党报党刊职责使命过程中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二是永葆人民至上初心,反映群众心声满足受众需求。党报党刊事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切实反映群众心声,满足不同受众需求,不断提高办报办刊质量,更好地服务群众。三是认真做好正面宣传,把握正确方向引领舆论导向。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在新闻领域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积极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在新闻实践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确保党报党刊在轨发展、行稳致远。四是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加快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新闻工作是一项求新求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事业。面对全媒体的时代潮流,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党报党刊应坚持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勇开新局,推动深度融合、加快转型步伐、实现创新发展。五是胸怀天下融通中外,统筹内宣外宣强化国际传播。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掌握国际传播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在新时代更好发挥党报党刊在国际传播中议题设置、热点引导、舆论斗争等主导作用,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院党委书记颜士义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教授主持主论坛。

微信图片_20211203224905.jpg

颜士义书记担任会议主持人

在主论坛主题演讲环节,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杨树弘,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杨驰原,安徽省安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爱武,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执行总编辑张维燕,人民网原副总裁、人民网研究院原院长官建文,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监事长、《中国生态文明》杂志总编辑杨明森,宁夏共产党人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张雪晴,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教授邓绍根,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教授金梦玉分别作了演讲。

郑保卫认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围绕解决“为什么办报”“为谁办报”“办什么样的报纸”和“怎样办好报纸”这几个核心问题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内涵与思想精髓。他将“党管媒体”“人民中心”“正确导向”“正面宣传”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精髓,认为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有助于我们牢记传统、不辱使命、守正创新、继续前进,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科体系、丰富发展世界新闻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树弘阐释了媒体深度融合的逻辑进阶,认为主流媒体的从容、坚守和塑造应始终刻度在高举旗帜不动摇、恪守定力不分心、塑造希望不含糊上,将有价值的权威信息、传播渠道与新的传播趋势、特点“无缝链接”。在人力资源支持、管理机制建设、媒体融合“硬”技术、功能促新“软”服务上不断发力,驱动流量成为主流舆论影响力的正动能。围绕政治方向的“价值靶心”、内容导向的“路径抉择”、融合趋向的“生态涵养”,他提出主流媒体应当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创制贴合渠道受众的精准内容。主流媒体在舆论“导航”“定向”“引流”进程中,将信息资源加工与传播的“老本行”做得更专业、更精到、更舒展。

杨驰原指出,2012年下半年纸媒进入寒冬,市场化报刊生存困难,党报党刊作为寒冬里的满园春色,在纸媒寒冬中蕴含生机与未来。党报在发行、广告、资金扶持、人员流动趋向等方面呈现积极态势,中央级党刊和地方党刊呈现发行稳定、经济效益显著增长的状况。他认为,党报党刊未来发展将围绕智慧化生存、融合化发展、跨界化突围展开。近年来,传媒智库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传媒智库,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新路径、增添新动能。传统媒体通过融合发展,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将影响力变为盈利将成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

王爱武分享了安庆市媒体融合改革情况及具体做法。她指出,安庆在改革中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优先、创新为要、引智求技,掌牢媒体融合发展主动权主导权、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媒体融合人才专业能力,在安徽省率先完成机构、人事薪酬、媒体运营“三项改革”。安庆市融媒体改革以来,新闻质量、传播速度、外宣影响力显著提升,员工积极性空前高涨。王爱武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宣部部署要求,学习其他地市好的做法经验,努力打造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创新的“安庆样板”。

张维燕分析了首届中央新闻单位青年记者践行“四力”获奖作品的特点,她提出,好新闻来自基层一线,要体现真实的力量、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好的评论也来自基层,应体现时代调性,有问题意识;体现脚力,有原创性;体现热点,及时发声;导向正确,说理性强。深度报道和现场新闻应紧扣“基层”,以小人物彰显大主题,深度源自问题,痛点决定影响力,叙事细腻“沾泥土”,倚马可待“深”“快”“短”。未来的记者、编辑、媒体人,应该把这些常识高高置顶。

官建文指出,党报融合传播的成就巨大,实现了多渠道多终端多平台多层次持续而广泛的传播,涌现出一大批新媒体品牌、新媒体产品,大幅提升了党报在新兴媒体端的传播力影响力。但同时,党报的融合传播也面临一些问题,党报的新增用户几乎全部来自新媒体端,其传播力影响力的扩大严重依赖第三方商业化的媒体平台,新兴媒体端没有收入或收入微薄。不过,党报融合传播的机遇期还在,数字化传播技术的普及为党报“脱纸入网”“脱纸入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新闻政策为党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党报自身所拥有的较高信誉度也为其融合传播提供了便利。

杨明森认为,党报党刊应该讲好中国的碳故事,理清五个碳,分别是实体的碳、符号的碳、战略的碳、政治的碳、时尚的碳。实体的碳作为一种排放物,媒体可以关注企业和研发机构,报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减少碳排放,如何捕捉、封存和利用碳。符号的碳作为市场的交易物,报道专业性较强,可关注碳排放权交易如何真正活跃起来以及绿色金融如何叫好又叫座。战略的碳作为一种理念,碳减排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企业是主体,政府要主导,报道政府作为是媒体降碳新闻的基本话题,今后仍需深化。政治的碳作为一种国际政治博弈,讲好中国的碳故事,报道中国政府以及企业、社会公众的积极作为,可以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的国际责任感和中国方案、中国贡献。时尚的碳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报道减碳的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养成低碳、简约适度的生活习惯,使之成为一种时尚。

张雪晴从办刊实践的角度谈了关于欠发达地区党刊生存与发展的认识。她说,目前宁夏《共产党人》杂志已成为传达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载体;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阵地;自治区党委指导全区各项工作的重要工具。她指出,要实现《共产党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区内发行空间有限,很难依靠发行和广告养活刊社,财政长期兜底或补贴是确保党刊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案。二是在媒体融合程度、人员能力素质、新媒体技术应用上还存在明显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需要地方政策的突破和支持。三是服务意识欠缺,党刊学用结合做得不到位,实现党刊高质量发展需要党刊人不断增强“四力”,敢想敢为善谋善为。

邓绍根从观念史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报纸批评观念的兴起及其方针的确立。他指出,报纸批评观念萌发于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报纸批评的相关理论,并逐渐将它作为建构中国共产党报纸批评思想的理论依据,积极在党报党刊上开展报纸批评活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的报纸批评观念得到新发展。反“客里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报纸批评观念正式形成。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报纸批评观念从“自己批评”发展到“自我批评”再到“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中国共产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的报刊上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开、管、好”报纸批评方针一直影响至今。

韩立新提出从机器意义上审视新媒体,辨析了“新媒体是工具还是机器”,认为“新媒体是机器”,新媒体不是纯粹的技术,是技术与资本的统一体。他指出,用户与媒介的关系是使用者与资本组织的关系,机器生产是“用机器操纵机器”的传播。新媒体遵循资本逻辑,新媒体具有双重社会效应,交往既被新技术了,也被资本化了,新技术既表现出革命性力量,也因其资本化过程而演变为社会交往和发展的桎梏。新媒体推动逆适应过程,新媒体分工加强了社会的技术联系,却弱化了原本的文化联系。

微信图片_20211203224917.jpg

韩立新院长作主题发言

金梦玉分析了建党百年党的新闻舆论宣传思想研究的深层次脉络与走向,指出中共百年新闻研究在时间维度上呈现与百年变迁、历史回顾、演进脉络、当下时代相结合的特征,在价值维度上体现视野和高度、形成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崭新面向,在现实对接维度上集中于党报领军者总结百年党报经验。建党百年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应继续积淀升华,提升研究高度、深化核心命题、强化规律认识、扩大史料运用、增强学术品质、深化方法创新、增加比较视域、提高阐释能力,完善中国特色新闻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服务于党领导全国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的奋斗征程。

求是杂志社求是网副总编辑罗素英,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顾雷鸣等在线出席论坛。

图片2.jpg

部分嘉宾线上合影

在11月28日下午举行的三个分论坛上,与会人员围绕年会主题展开交流与分享,我院乔云霞教授和王亚莘老师做了题为:《简论延安<解放日报>的妇女报道》和《“解辛平”军事政论思想研究(2013-2021)》的发言。本届论坛共有50余名嘉宾作了交流发言或者提交了书面发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