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指导教师 |
学科专业 |
研究生论文题目 |
1 |
顾岩峰 |
比较教育学 |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研究 |
2 |
顾岩峰 |
比较教育学 |
英国沃里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研究 |
3 |
李文英 |
比较教育学 |
法国小学课后服务推进策略研究 |
4 |
李文英 |
比较教育学 |
自由与卓越:美国布朗大学本科开放课程研究 |
5 |
李文英 |
比较教育学 |
教育与发展:比较教育发展论研究 |
6 |
史景轩 |
比较教育学 |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赋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7 |
史景轩 |
比较教育学 |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英国中等职业教育T级课程研究 |
8 |
薛国凤 |
比较教育学 |
美国研究型大学“个性化专业”建设研究 |
9 |
刘奉越 |
成人教育学 |
乡村振兴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运行机制研究——以W市为例 |
10 |
宋立平 |
成人教育学 |
S-O-R框架下企业员工自主学习行为产生机制研究--基于SEM和fsQCA方法 |
11 |
王释云 |
成人教育学 |
质变学习视阈下“80后”再就业者就业能力提升的叙事研究 |
12 |
闫树涛 |
成人教育学 |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社区教育兼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及生态因素多个案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
13 |
齐冰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儿童智力思维模式的代际传递:父母失败信念和反馈模式的链式中介作用 |
14 |
齐冰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反语促进创造力: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 |
15 |
齐冰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HIF-1α稳定性介导的能量代谢重编程在微波辐射致学习记忆功能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16 |
石常秀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初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跨期选择倾向和学业拖延的链式中介作用 |
17 |
石绪亮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大学生遭受亲密关系暴力对自杀风险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18 |
石绪亮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大学生抑郁症状与手机成瘾的动态关系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
19 |
石绪亮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谷氨酸能神经元在微波辐射致小鼠工作记忆功能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20 |
赵小军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初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
21 |
赵小军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大学生自我损耗和责任感对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 |
22 |
赵小军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共情对社会价值取向及社会善念的影响:基于内隐-外显双重视角 |
23 |
郭健 |
高等教育学 |
以项目为中心的工程实践课程:普渡大学社区服务工程项目研究 |
24 |
郭健 |
高等教育学 |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课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25 |
胡保利 |
高等教育学 |
地方本科高校农村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收获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和自主学习的调节作用 |
26 |
胡保利 |
高等教育学 |
地方本科高校学困生学习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7 |
胡保利 |
高等教育学 |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参军意愿差异性研究——以M省为例 |
28 |
李明忠 |
高等教育学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研究——以学科建设为中心 |
29 |
李明忠 |
高等教育学 |
汪永铨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
30 |
王英 |
高等教育学 |
高校文化育人实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31 |
杜秀敏 |
基础心理学 |
顿悟体验在旧问题再解以及相似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
32 |
杜秀敏 |
基础心理学 |
加减分框架下情绪对小学教师作文创造性评价的影响 |
33 |
杜秀敏 |
基础心理学 |
TMS对微波复合暴露致大鼠记忆功能障碍的调控作用研究 |
34 |
范宁 |
基础心理学 |
不同社会情境下道德判断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 |
35 |
范宁 |
基础心理学 |
基于脑电信号的脑力疲劳导致认知功能损伤及音乐干预研究 |
36 |
宋耀武 |
基础心理学 |
项目空间位置来源信息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 |
37 |
杨志刚 |
基础心理学 |
陌生面孔记忆加工优势的认知机制研究 |
38 |
张克 |
基础心理学 |
情绪对恶意创造性评价的影响 |
39 |
薄建国 |
教育管理 |
保定市乡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
40 |
薄建国 |
教育管理 |
基于心理契约的初中班干部培养策略研究——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S学校为例 |
41 |
侯佛钢 |
教育管理 |
县域高中英语教研活动质量提升的管理对策研究——以云南省B市县域高中为例 |
42 |
侯佛钢 |
教育管理 |
“双减”背景下县域小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管理策略研究——以F县为例 |
43 |
侯佛钢 |
教育管理 |
普职协调发展视域下中职文化课教学质量优化管理研究—以湖北省X市为例 |
44 |
李明忠 |
教育管理 |
山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顺平县为例 |
45 |
李明忠 |
教育管理 |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课后服务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邓州市Q镇6所农村小学为例 |
46 |
梁明伟 |
教育管理 |
提升编外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学校管理策略研究——以雄安新区安新县为例 |
47 |
梁明伟 |
教育管理 |
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研究——以B市及周边县区7所小学教师为例 |
48 |
刘奉越 |
教育管理 |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小学教师网络研修质量保障路径研究-以A市为例 |
49 |
刘奉越 |
教育管理 |
混合式教学下中职学校“双向协同”班级管理模式构建——以河北省S学校为例 |
50 |
刘奉越 |
教育管理 |
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教研组建设策略研究——以陕西省Y县为例 |
51 |
秦玉清 |
教育管理 |
艺术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叙事研究 |
52 |
秦玉清 |
教育管理 |
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青岛市L区小学为例 |
53 |
秦玉清 |
教育管理 |
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安阳县B镇为例 |
54 |
荣艳红 |
教育管理 |
《“双减”背景下寄宿制M校初中生课余时间管理问题调查》 |
55 |
帅全锋 |
教育管理 |
河北省H市矿区小学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
56 |
帅全锋 |
教育管理 |
初中英语课堂学生学习问题行为优化管理研究 |
57 |
王喜旺 |
教育管理 |
县域普通高中学生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沧州市A县高中为例 |
58 |
王喜旺 |
教育管理 |
“双减”政策下一位农村小学校长角色冲突的叙事研究 |
59 |
吴洪成 |
教育管理 |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走班制实施问题研究——以石家庄市Y中学为个案 |
60 |
薛国凤 |
教育管理 |
关怀理论视域下河北X小学教育惩戒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 |
61 |
薛国凤 |
教育管理 |
人际关系理论视角下乡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学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江西省安义县L中学为例 |
62 |
张宛 |
教育管理 |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作业管理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对北京市H学校的调查 |
63 |
张宛 |
教育管理 |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乡镇小学家校共育现状、问题与成因以及对策研究-以S省S乡镇为例 |
64 |
朱鹏举 |
教育管理 |
中职学校学生会参与学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Y县中职学校的调查 |
65 |
朱鹏举 |
教育管理 |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走班学生自主管理的问题与策略研究---以潍坊市L中学为例 |
66 |
朱鹏举 |
教育管理 |
完全中学教师统一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邯郸市k区F中学为例 |
67 |
段爱峰 |
教育技术学 |
在线项目式学习中大学生学习获得感的结构维度及影响机制研究 |
68 |
肖广德 |
教育技术学 |
提升大学生专业课程参与度的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研究——以《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课程为例 |
69 |
张栋科 |
教育技术学 |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技能习得的伦理风险与规避研究 |
70 |
何振海 |
教育史 |
1964-1965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运动研究 |
71 |
何振海 |
教育史 |
美国初级学院发端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 |
72 |
秦玉清 |
教育史 |
新中国成立17年高等教育研究—基于教育“适应与超越”地视角 |
73 |
荣艳红 |
教育史 |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创建研究 |
74 |
荣艳红 |
教育史 |
普职融合的有益尝试—“英国技术与职业教育试点”研究 |
75 |
荣艳红 |
教育史 |
英国“高等学徒制”研究 |
76 |
田山俊 |
教育史 |
詹姆斯·拉塞尔的学院治理实践研究 |
77 |
王喜旺 |
教育史 |
中国传统家族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以日照丁氏家族为个案 |
78 |
王喜旺 |
教育史 |
中国传统书法教育内蕴的教育基因初探--以琅琊王氏家族为个案 |
79 |
张宛 |
教育史 |
哈罗德·拉格改造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
80 |
张宛 |
教育史 |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
81 |
张宛 |
教育史 |
阿兰“理性儿童”教育思想探析 |
82 |
朱文富 |
教育史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公立学校市场化改革研究 |
83 |
朱文富 |
教育史 |
圣德太子与日本私塾教育早期发展研究 |
84 |
薄建国 |
教育学原理 |
初中校园欺凌三级预防体系建设研究 |
85 |
薄建国 |
教育学原理 |
基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估算的天津市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
86 |
梁明伟 |
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研究——以河北省H大学为例 |
87 |
梁明伟 |
教育学原理 |
高等教育分层背景下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以重庆市部分高校为例 |
88 |
梁明伟 |
教育学原理 |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以H大学为例 |
89 |
吴洪成 |
教育学原理 |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x中学为个案 |
90 |
吴洪成 |
教育学原理 |
核心素养视域下普通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问题研究——基于兰州市X中学的个案分析 |
91 |
吴洪成 |
教育学原理 |
扎根理论视角下调剂研究生就读体验研究——以教育学专业调剂研究生为例
|
92 |
吴洪成 |
教育学原理 |
核心素养视域下普通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研究——以保定市M学校为例 |
93 |
单耀军 |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
城市社区少先队组织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廊坊市B社区为例 |
94 |
田瑞兰 |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
少先队员政治意识启蒙现状研究——以山西省L市为例 |
95 |
薛国凤 |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少先队学科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
96 |
崔佳 |
现代教育技术 |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建构与应用研究 |
97 |
崔佳 |
现代教育技术 |
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个案研究 |
98 |
崔佳 |
现代教育技术 |
面向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小学教师在线同课异构研修模式构建 |
99 |
崔佳 |
现代教育技术 |
小学语文课堂信息化教学行为研究——基于融合优质课与普通优质课的对比分析 |
100 |
段爱峰 |
现代教育技术 |
初中生数字化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01 |
段爱峰 |
现代教育技术 |
初中项目式人工智能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 |
102 |
段爱峰 |
现代教育技术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
103 |
段爱峰 |
现代教育技术 |
在线同伴互评对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机制探究 |
104 |
高丹阳 |
现代教育技术 |
面向科学思维培养的初中生物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
105 |
高丹阳 |
现代教育技术 |
混合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
106 |
高丹阳 |
现代教育技术 |
智慧课堂环境下面向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主题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
107 |
高丹阳 |
现代教育技术 |
智慧课堂下面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项目式教学活动研究 |
108 |
肖广德 |
现代教育技术 |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特征的视频分析研究 |
109 |
肖广德 |
现代教育技术 |
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
110 |
肖广德 |
现代教育技术 |
基于教学环节的初中语文古诗词优质课师生互动特征研究——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45节优质课为例 |
111 |
肖广德 |
现代教育技术 |
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方法及其媒体资源使用研究——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229节课例的分析 |
112 |
张栋科 |
现代教育技术 |
面向计算思维素养的小学信息科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
113 |
张栋科 |
现代教育技术 |
小学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
114 |
张栋科 |
现代教育技术 |
面向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小学信息科技学习支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
115 |
张栋科 |
现代教育技术 |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理解性教学活动模型设计与应用研究 |
116 |
崔佳 |
现代教育技术(非全) |
基于智能阅卷系统的高中讲评课精准教学研究—以英语学科为例 |
117 |
段爱峰 |
现代教育技术(非全) |
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幼儿电子成长档案评价行动研究 |
118 |
高丹阳 |
现代教育技术(非全) |
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自主学习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源自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
119 |
郭伟 |
现代教育技术(非全) |
面向小学英语主题教学的多媒体资源应用策略研究 |
120 |
肖广德 |
现代教育技术(非全) |
信息化环境中培养数据分析能力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
121 |
张栋科 |
现代教育技术(非全) |
面向高中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的STEAM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
122 |
齐冰 |
心理健康教育 |
初中生亲子沟通质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链式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
123 |
齐冰 |
心理健康教育 |
初中生羞怯与人际适应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及干预研究 |
124 |
齐冰 |
心理健康教育 |
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压力后成长的关系:自我接纳和希望的链式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
125 |
石常秀 |
心理健康教育 |
4-6年级小学生亲子亲合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羞射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
126 |
石常秀 |
心理健康教育 |
同伴关系对中职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与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及干预研究 |
127 |
石常秀 |
心理健康教育 |
父母心理控制与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自尊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
128 |
石绪亮 |
心理健康教育 |
父母手机冷落行为与初中生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关系:亲子沟通质量和家庭归属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
129 |
石绪亮 |
心理健康教育 |
初中生受欺负经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130 |
石绪亮 |
心理健康教育 |
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校疏离感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131 |
杨志刚 |
心理健康教育 |
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与干预 |
132 |
张雅明 |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理虐待与忽视和初中生问题性社交网站使用的关系:社交焦虑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
133 |
张雅明 |
心理健康教育 |
初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希望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
134 |
张雅明 |
心理健康教育 |
初中生感知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浮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
135 |
赵小军 |
心理健康教育 |
高中生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自我分化的关系:心理弹性和自我分化的作用 |
136 |
赵小军 |
心理健康教育 |
初中生拒绝敏感性和情绪适应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作用及干预研究 |
137 |
范宁 |
心理健康教育(非全) |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焦虑的影响: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 |
138 |
齐冰 |
心理健康教育(非全) |
父母教养方式、逆境信念与初中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
139 |
赵小军 |
心理健康教育(非全) |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导向学习倾向性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情绪的作用 |
140 |
齐冰 |
心理健康教育(在职) |
中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
141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农村非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以吉林省 N 县十所幼儿园为例 |
142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
143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农村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 |
144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A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为例 |
145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中班建构区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以郑州市B幼儿园为例 |
146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农村幼儿园中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现状研究——以河北省邯郸市所辖乡镇幼儿园为例 |
147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叙事研究 |
148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建构游戏中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
149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大班建构区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行动研究—以H市Z幼儿园为例 |
150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民办幼儿园新教师入职适应问题的调查研究——以济南市民办幼儿园为例 |
151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运用学习故事提升幼儿园教师家园合作能力的行动研究 |
152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 |
153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民办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现状研究——以成都市C学院为例 |
154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南疆少数民族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155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3-6岁幼儿家长入学准备观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
156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大班幼儿挑战性行为叙事研究——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
157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农村幼儿园大班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行为研究——以皖北地区乡镇幼儿园为例 |
158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幼儿园混龄班中同伴关心行为研究-以成都市M幼儿园为例 |
159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2-3岁幼儿绘本阅读中师幼言语互动的研究 |
160 |
张莅颖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入园初期家长、幼儿分离焦虑情况的相关研究 |
161 |
赵娟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行动研究 ——以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L园大班为例 |
162 |
赵娟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大班幼儿亲子阅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邢台市八所幼儿园为例 |
163 |
赵娟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父亲参与3-6岁特殊儿童教养的现状研究 |
164 |
赵娟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基于儿童视角的中班角色游戏区环境创设研究 |
165 |
赵娟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基于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建构游戏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 |
166 |
赵娟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小班幼儿进餐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淄博市M幼儿园为例 |
167 |
赵娟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数学绘本在大班集体教学活动中运用的行动研究-以长治市C园为例 |
168 |
赵娟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绘本教学促进大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 |
169 |
赵娟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利用传统节日绘本开展德育教育的应用研究——以吕梁市某幼儿园大班为例 |
170 |
赵娟 |
学前教育(非全日制) |
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现状研究—以石家庄市十五所幼儿园为例 |
171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农村幼儿家长亲子冲突应对方式现状调查研究 |
172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运用绘本教学改善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行动研究 -以D园为例 |
173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保定市7所幼儿园为例 |
174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中班绘画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调查研究 |
175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不一样的美——大班幼儿和教师眼中的美工区 |
176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组织文化视角下幼儿园课程班本化实施的个案研究 |
177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学习素养研究 |
178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教师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179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 |
180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3-6岁幼儿母亲社会支持与亲职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
181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5-6岁幼儿建构区活动中游戏性表现及影响因素研究 |
182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运用教具发展数运算能力的过程性研究——以蒙台梭利数学教具为例 |
183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组织氛围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184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教师健康教育胜任力的现状研究——以B市为例 |
185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支持对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 |
186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班幼儿创造性倾向的影响研究:自主性的中介作用 |
187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组织氛围对教师胜任力的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 |
188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师幼互动中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个案研究 |
189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组织氛围对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研究—以B市为例 |
190 |
赵娟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教师挑战性-阻碍性压力对其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
191 |
赵娟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语言领域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
192 |
赵娟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中英幼儿绘本中的儿童性比较研究——以丰子恺奖和格林纳威奖作品为例 |
193 |
赵娟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小班幼儿无字图画书亲子共读的语用交流行为研究 |
194 |
赵娟 |
学前教育(全日制) |
幼儿园大班节气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 |
195 |
崔爱林 |
学前教育学 |
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以河南省S县为例 |
196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学 |
幼儿园教师工作环境质量与职业幸福感的现况及关系研究 |
197 |
范明丽 |
学前教育学 |
家长视角下的幼儿园教师家园合作能力研究——以河北省H市为例 |
198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学 |
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幼儿创造性倾向的影响研究:自尊的中介效应 |
199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学 |
幼儿园男教师多重身份互动研究 |
200 |
刘志慧 |
学前教育学 |
师生互动何以影响专业认同? ——职前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影响机理研究 |
201 |
杜秀敏 |
应用心理 |
大学生认知灵活性与人际适应的关系:情绪创造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链式中介作用 |
202 |
杜秀敏 |
应用心理 |
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善意创造力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与亲社会动机的中介作用 |
203 |
郭海玲 |
应用心理 |
电商直播场景下氛围线索与顾客契合的关系研究: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
204 |
齐冰 |
应用心理 |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困扰的关系:家庭功能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
205 |
齐冰 |
应用心理 |
初中生防御性悲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价值感与积极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 |
206 |
齐冰 |
应用心理 |
网络追加评价对大学生购买意愿的影响: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和感知价值的调节作用 |
207 |
石常秀 |
应用心理 |
父亲教养投入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自尊和自我控制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
208 |
石常秀 |
应用心理 |
大学生压力知觉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与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 |
209 |
石常秀 |
应用心理 |
父母心理控制与高中生社交焦虑的关系:亲子关系与积极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
210 |
石绪亮 |
应用心理 |
大学生日间嗜睡量表的修订及日间嗜睡与睡眠障碍和抑郁的关系 |
211 |
石绪亮 |
应用心理 |
负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212 |
石绪亮 |
应用心理 |
失眠与自杀风险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
213 |
宋耀武 |
应用心理 |
上行社会比较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及干预研究 |
214 |
宋耀武 |
应用心理 |
情绪智力与初中生友谊质量的关系:人际信任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
215 |
张克 |
应用心理 |
父母依恋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关系:开放性与创意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216 |
张克 |
应用心理 |
父母教养方式与恶意创造力的关系:成人依恋和攻击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
217 |
张雅明 |
应用心理 |
同伴关系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和学校归属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
218 |
张雅明 |
应用心理 |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就业焦虑的关系:链式中介分析及干预研究 |
219 |
赵小军 |
应用心理 |
高职学生校园氛围感知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220 |
赵小军 |
应用心理 |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心理韧性的关系:意向性自我调节和心理安全感的作用及干预研究 |
221 |
赵小军 |
应用心理 |
负面评价恐惧与高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
222 |
傅松涛 |
教育史-博 |
美国高校慕课发展研究 |
223 |
何振海 |
教育史-博 |
美国大学数学学科兴起历程研究(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50年代) |
224 |
田山俊 |
教育史-博 |
冷战时期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展研究(1947-1991) |
225 |
刘奉越 |
教育史-博 |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成人学校发展与嬗变 |
226 |
宋耀武 |
教育史-博 |
美国学校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嬗变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 |
227 |
吴洪成 |
教育学-博 |
民国时期大学家政系科研究 |
228 |
何振海 |
教育学-博 |
芝加哥大学早期发展研究(19世纪晚期—20世纪20年代) |
229 |
王喜旺 |
教育学-博 |
中国传统教育基因在近现代的延续与转化——以燕赵地区宗族教育为范围的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