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思政· 示范课程· 正文
课程思政优秀课程:临床营养学
日期:2021-10-1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类型:专业发展课程

2.课程性质:必修

3.面向专业:护理学

4.学时:34学时

5.学分:2学分

二、课程团队

1.课程负责人简介(附小二寸电子照片1张)

杨兰兰,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慢性病的营养防治研究。主讲《临床营养学》、《传染病护理学》、《健康评估》等护理专业本科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不断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并不断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得到学生的好评。近几年参与《临床营养学》、《社区护理学》等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持河北省教改课题1项,校内教改课题3项,获河北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三等奖。


2.课程团队主要成员简介(附团队成员合影1张)

石磊,女,讲师,食品分析与营养方向博士。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分离提取、保健食品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讲《临床营养学》、《运动营养学》等课程,在课程授课过程中不断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2.课程团队主要成员简介(附团队成员合影1张)

石磊,女,讲师,食品分析与营养方向博士。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分离提取、保健食品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讲《临床营养学》、《运动营养学》等课程,在课程授课过程中不断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目标

(一)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1.深挖课程的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程作为一门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方面,临床营养知识具有很明显的职业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深度挖掘,在已有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拓展和开发,如关注时事热点、厚植爱国情怀、回应关注问题等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引领。

2.课程中不断融入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

“思政”与“课程”的关系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将德育内容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国情教育和职业价值熏陶,是其最为基本的两个维度。在教学中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把家国情怀、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感自然渗入课程的方方面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教书育人,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学生能够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在学习营养素、食物和疾病营养护理时不断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牢固树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念,在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价、营养护理和营养健康教育时,注重护患沟通技巧,增进学生的共情,培养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精神;

4.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自信以及优良的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5.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能够将正确的营养学知识传播给大众,以助于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思政教学思路

1.课程大纲和教案中增加思政内容;

2.在课程教学中新增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国家政策的的介绍;

3.在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等专业目标基础上增加了育德与价值塑造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坚定自己的职业自信和自豪感,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牢固树立家国情怀;

4.课程教学任务调整为既向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把能力培养以及思想价值引领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既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又重视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培养与塑造;

5.课程教学内容中新增了与营养、健康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经典案例分析等,并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总体上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文精神、职业素养为重点内容,来整体规划和分层设计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

(二)“课程思政”核心教育内容

1.“临床营养学概念”、“营养”内容中融入世界观、人生观、职业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维生素和矿物质”内容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舌尖上的中国”,让学生在继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能够发展、辩证的看待传统饮食以及加工方法,尤其是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如何选择这些饮食,提高其创新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3.“平衡膳食”内容中,融入以人为本,尊重个人饮食习惯、个人信仰等人文教育;平衡膳食要求食物摄入的适量,与机体需要相平衡,与孙思邈在饮食养生方面强调“顺应自然”,避免“太过”或“不足”的危害相符合,这正是哲学思想中关于“度”的充分阐述。

4.“营养评价”内容中,融入人际沟通和护患沟通的技巧,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和护患关系;并引入“美”的探讨,让学生体会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最美的人。

5.“疾病的饮食护理”内容中,融入饮食健康教育,让学生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树立健康的饮食观,以助于其疾病的控制和恢复,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6.“实践内容”中,以小组分配任务,分工合作,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其职业素养。

(三)“课程思政”其他教育内容

1.引入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和人生观;

2.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加工食物,并拍摄微视频,体会健康的饮食带给别人的温暖和正确的饮食观对大众的影响。

(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举措

1.PBL教学:经教研室和任课教师集体备课讨论后确定适合PBL教学的内容,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采用教师指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情景模拟教学:在“糖尿病饮食护理”中,采用情景剧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创设具体的案例情景,培养学生的共情、慎独精神和职业素养;

3.启发式教学:在“B族维生素”知识讲解中,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减少日常食物加工过程中B族维生素的损失,引导学生从国内外食物加工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思考不同疾病的患者应该摄入维生素,如:哪些患者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的缺乏,如何进行补充,引导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能够辩证的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案例式教学:课前给出学生案例,并设置问题进行启发式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上通过讨论分组进行问题的汇报,同时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学会运用知识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5.利用学习通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并结合学生的课后习题的答题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营养素的发现过程,“寓教于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6.运用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如让学生观看视频,并录制微视频,与学生探讨如何运用营养学知识获取食物,并通过食物的制作指导人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提高其专业自信;

7.实践教学,如让学生对不同患者进行饮食食谱的设置和食物加工,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能量的计算,在食谱设置的过程中要考虑患者的饮食需求和习惯,在尽量不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的基础上进行饮食的加工和指导,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与学生评价

(一)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在课程中将营养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融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尤其关注与疾病和健康相关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挖掘民族饮食文化及传统饮食的营养价值,培养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同时能够辩证的看待传统饮食以及能够指导不同的患者进行摄入;)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深度拓展教学内容、采用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确立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等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序号

授课知识点

思政融入点

授课形式与

教学方法

思政育人

教学效果

1

概论部分

1.引入:饮食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

2.介绍营养学之父吴宪和营养学奠基人侯祥川;

3.国家相关政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介绍

讲授法、视频分享

学生的职业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得以提升

2

具有多功能的碳水化合物-海藻糖

引入海藻糖的概念,让学生通过网络自行学习并小组讨论其重要功能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使学生明白发明创造价值和技术才能强国的道理

小组讨论

使学生领悟到发明创造和技术的重要性

3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食物蛋白质的评价;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引入新冠疫情防控中,从国家采取的防控措施,对民众健康的保护,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与国外疫情防控的对比;

2.通过图片和新闻报道引入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告诫学生做人做事应该要有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树人应先立德的道理。

3.通过不同食物搭配食用较单独食用,其蛋白质利用率要高的事实植入团队合作,协同进步,互助共赢的理念,建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案例分享、讲授法

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意识得到提升;建立并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民族自豪感得到提升

4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与过量

1.通过案例讲解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和过量对人体的危害,延伸到让学生明白做人处事不宜偏激,不要钻牛角尖,应该灵活变通的道理;

2.通过案例告诉学生凡事都有两面性,应该辩证地看问题。劝诫学生平时应少玩微信、QQ和游戏,而应利用课外时间多学专业知识和对人生有益的知识。

故事分享、案例教学

使部分学生从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5

营养素和食物的营养

引入“舌尖上的中国”视频,以中国传统饮食的营养作为切入点,使学生树立健康饮食观,并能体会传统饮食的营养价值,在弘扬饮食文化的同时能够发展、辩证的看待传统的饮食特点

小组讨论、视频分享

增强学生的饮食文化的自信,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创新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6

营养状况评价

引入对美的思考与理解:外在美与内在美;职业美(如抗疫护理人员减掉头发事件的引入)

讲授法、案例分享

学生职业精神“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甘于奉献”得到提升

7

营养与临床疾病

1.病从口入,管不住嘴就管不住身体,就可能失去健康,由此植入“约束”和“规矩”意识。通过案例告诉学生凡是成大事者,都是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极强的人,要求学生建立牢固的自我控制意识;

2.针对临床患者因营养知识缺乏产生的营养性疾病等案例,让学生明白传播营养与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临床疾病的营养案例教学和实验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人际沟通和护患沟通技巧;增进了学生的共情,培养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精神;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案例教学、课程实践、讲授法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职业自豪感得到提升;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

疾病的营养护理

让学生根据所学营养学知识为不同的人群设计食谱并加工;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案例进行食物的加工

讲授法、实践操作

饮食文化自信和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二)学生评价

学生普遍认为通过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坚定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饮食文化自信,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及职业自豪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教学反思

在“临床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第一,教师单向灌输的情况时而存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应该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内容中,稍有脱离便成为教师的“独角戏”。第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仍需加强。虽然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教学中,对传统授课中学生以“听”为主的状态有所改善,但只有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讨论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第三,护理最为医学课程的专业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实操能力,虽然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和展示,但尽力开拓思维空间还是应该能做到的。第四,课程思政的形式单一,主要以课上教师讲解为主,可以更好地利用现在的网络、学习平台,课上和课下想结合的方式,更有助于课程思政的效果。

七、其他

通过对护理类课程进行思政教育和改革,将当下高校学生薄弱的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融入日常教学和考试考核中,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行动自觉,将有助于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开拓者。


上一条:课程思政优秀课程:大学体育1—普修
下一条:课程思政优秀课程:创新性思维


版权所有:河北大学教务处 | 电话:0312-5079473 | 传真:0312-5012995| 微信公众号:hbujwc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