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思政· 优秀案例· 正文
[课程思政示范教学设计]张爱玲的“小”与“大”——以《第一炉香》为中心
日期:2022-04-22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

张爱玲的“小”与“大”

——以《第一炉香》为中心

文学院 王琦

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史

课程性质:必修

授课对象:全日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年级学生

教学方式: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模式

一、教学目标

1.价值目标

在深入理解张爱玲作品人物形象及特定文化土壤的前提下,体悟张爱玲创作中所隐含的“中国形象”与“家国情怀”,在整体抗战历史格局中重新衡量张爱玲创作的“小”与“大”、优长及限度。

2.知识目标

阅读张爱玲早期代表作品《第一炉香》《倾城之恋》,了解张爱玲早期创作的主要思想内容。

3.能力目标

在课前阅读和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掌握张爱玲描摹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体会并理解人物形象背后的特定文化土壤。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学情分析

伴随着八十年代以来持续的“张爱玲热”,以及近年来其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于张爱玲其人其文并不陌生,且抱有极大的认知兴趣。但是对于张爱玲作品的理解上,他们也时常受到大众阅读与影视化改编的影响,认为其创作旨趣集中在男女婚恋的“小情小调”之中。因此,在对这一章节的设计中,应运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讨论,加以历史情境辨析,着力于还原张爱玲张爱玲“小儿女”故事之下的“大中国”视野,以此展开对于张爱玲创作的“小”“大”之辨。

2.教学重点

通过对学生理解的张爱玲笔下人物的讨论与辨析,使得他们不仅体会到这类人物形象的“新旧质素杂陈”,并且挖掘出这类人物所根植的“殖民地”土壤。

3.教学难点

通过对于张爱玲笔下“殖民地”土壤与“老中国”愿景的对比呈现,引导学生重新把握张爱玲作品中的“国”的维度,从而展开其创作的“小”“大”之辨。

4.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一、从学生兴趣出发,展开学生讨论,重点讨论他们所最能“共情”的人物形象,使得他们迅速进入教学情境,并且对于挖掘这种人物背后的社会文化土壤具有浓厚的兴趣。

二、在学生讨论和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视频影像、历史图片的辅助,使得“殖民地”与“老中国”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步步深入式地展开张爱玲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三、课堂组织与实施

1.教学过程

一、首先进行“线上学习”的总结与回顾,将学生在课前线上学习中、所提交的读书报告中呈现出来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

文本描述已自动生成

二、依据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汇总,来针对性地安排本堂课主要内容,真正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由于学生大多选择了阅读《第一炉香》,故将《第一炉香》作为讨论张爱玲创作的核心文本。从而组织起三部分的讨论,分别是:“你”所理解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所根植的“土壤”、“小”“大”之辨。

三、在三部分主体讨论完成之后,尤其是第三部分对于张爱玲作品中“大中国”视野的阐释完成之后,为了加深学生理解,在“学术拓展”环节推荐海外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作为对照,从而展开国内/海外两方面对于张爱玲作品的学术探讨及各自优长的辨析,从更广阔的角度讨论张爱玲作品中的“大”。

四、在布置“课后预习”时,将张爱玲作品还原为“沦陷区文学”的代表作,从而引出下节课所讲的“解放区文学”代表作:孙犁的《荷花淀》,这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于抗战文学整体格局的理解。

五、在“课堂小结”中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重新明确张爱玲作品“小儿女”表象之下的“家国情怀”,使得学生不仅读出张爱玲笔下的“小”,更读出张爱玲心中的“大”。

2.教学方法

一、熟用“翻转课堂”,以学生的“学”为先。提前在“学习通”上给学生布置预习篇目及读书报告。根据学生提交报告的反馈,和以往学习小组的对比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内容,真正将学生感兴趣而又困惑的内容进行解答与延伸。

二、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的目标之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生发展、分期命名都与20世纪中国革命密切相关。作为这样一门与中国近代史、革命史休戚相关的学科科目,它的学习本身就包括了重返历史革命现场,因此思政目标不仅不是它的外在要求,反而是它的学科增长点。在本科生的专业学习中,历史性、革命性的纵深讨论,有助于丰富、开阔文学性的表达。

三、以“新文科”“大文科”的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种创新性教学方式。如本堂课所采用的“戏剧情境”“角色互换”“同伴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注重启发学生将个人的生命体验熔铸在文学作品的深入讨论之中,真正打造互动性高、沟通性强的开放学习空间,使得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呈现“层级式”跃升。

四、将个人科研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将个人研究中的心得体会融汇在课堂讨论之中,不仅与学生分享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更注重跟随着学生的困惑继续向前思考,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彼此助益。

3.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引导学生进入作为“沦陷区文学”代表的张爱玲作品。

教学活动1:课前阅读情况回顾;

对学生提交上来的“读书报告”做图表与数据分析,从而梳理出学生大致的课前阅读情况,如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作品,他们从中最能“共情”的人物又是哪一个。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来组织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描述已自动生成

教学活动2:拟定大致讨论内容;

对标学生最感兴趣的张爱玲作品与人物形象,确定《第一炉香》为讨论的核心文本,并大致安排出三个部分的讨论,及说明为什么如此讨论。一方面切合学生的阅读心理,从他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出发;另一方面,又对他们未曾意识到的内容进行引领、延伸与提升。

教学活动3:分享-讨论-互换角色;

展开第一部分的讨论:“你”所理解的人物形象。

从学生提交的读书报告中选取有代表性两份,分别是为《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和“梁太太”写的“人物自白”。通过这种“情感代入式”的课前作业,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将个人的生命体验融入到文学阅读之中,尽他们所能去体贴人物、理解人物。

一群人在房间里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男人和女人在房间里玩体感游戏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两位同学分别分享之后,鼓励其他同学去点评、补充,来丰富这个人物理解的多面性。这里也在给学生传达一个信息:对于文学人物的理解千人千面,“你”一定可以解读出自己的“葛薇龙”与“梁太太”,鼓励所有的同学都有效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同伴合作之中、师生互动之中。

在前两轮的分享-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拟定一个符合作品的“戏剧情境”,让同学互换角色,限时对白,来揣摩对立面角色的性格特点,如此来增强他们对于人物性格复杂性与多面性思考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沉浸在文学情境之中。

一群人在跳舞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教学活动4:思考-演绎-讲授;

展开第二部分的讨论:人物形象所根植的“土壤”。

在人物形象讨论与理解的基础上,来挖掘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的特定文化土壤。以“梁太太”作为切入口,梁太太及其生存方式的封建性与殖民地性,事实上提示出,她是作为“香港”的某种象喻而存在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以梁太太家的“衣橱”和“湾仔”作对比,“衣橱”以影视化视频和小说叙述的对照进行呈现,“湾仔”则找到一张民国时代照片进行历史分析。通过影像、图像的辅助,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化地理解小说情境。

从而在此基础上,讲授出这种“殖民地”土壤与“安稳中国”形象的并陈,从而引出下一部分“中国形象”及“小”“大”之辨的讨论。

教学活动5:对照-演绎-拓展;

展开第三部分的讨论:“小”“大”之辨。

在探讨何为张爱玲笔下真正的“中国”形象,乃至这种形象究竟是怎样的之时,引入小说外的文本进行对照阅读,这里选取了她同时代的散文《中国的日夜》。通过这种比较与对读,可以看出张爱玲认为日常生活虽小,但却是托住时代剧烈变革的安稳底子。这就读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张爱玲,即在张爱玲的创作中事实上是包孕着家国情怀的。这就讨论了“小”“大”之辨的第一个层面。

再回到小说文本《第一炉香》,考察《第一炉香》被收进集子的封面,从而对张爱玲1946年《传奇(增订本)》的封面进行解读与演绎。这张封面事实上可作为张爱玲早期创作的某种生动图示,即分量极小的“现代因素”对冲的是完整的、庞大的传统老中国画卷。这也就是“小”“大”之辨的第二个层面。

图片包含 室内, 桌子, 电脑, 照片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学术拓展环节推荐海外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从更广阔的视角来探讨张爱玲创作的“小”与“大”。这便进入了“小”“大”之辨的第三个层面:如果将张爱玲创作置于抗战历史的大格局中重新观照,“安稳中国”的形象即颇像一个愿景,而缺乏实施的路径。这不仅显示了张爱玲创作的限度,与此同时也显示了“沦陷区文学”的限度。

教学活动6:预习-对比-小结;

在“小”“大”之辨三个层面的讨论基础上,引出下一节的预习篇目,即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孙犁《荷花淀》。这种预习篇目的设置事实上也回答了张爱玲创作中所缺憾的那样一种更有力量、更有战斗精神的中国形象究竟在哪里。这就使得学生不仅在预习,更是在对照中,加深了此堂课的理解。

而后进行课堂小结:从学生理解的人物形象出发,我们共同讨论了这种人物所根植的“殖民地”土壤;而“殖民地”土壤的显现,恰恰说明在作者张爱玲心中,有一个更为稳定的参照系进行参照,即她在作品中反复强调的“安稳中国”形象。在追寻她所表达的“中国形象”时,我们展开了关于她笔下“小”与“大”的三个层面的讨论。

4.课程思政理念及分析

一、长久以来,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大众阅读的视野中,张爱玲的作品都被视为某种立意小、相对意涵浅的作品,似乎作家本人也外在于20世纪中国革命思潮、乃至中国近代文化史的演进进程。但实质上,无论是近年来历史史料的不断发现与爬梳,还是学术视野的更新与转换,都提示出需要将张爱玲作品置于一个更宏观、更广阔的视角上予以审视与再解读。

二、在此基础上,若以“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以“思政视野”引领张爱玲作品的再解读,事实上也就给予了张爱玲作品中另一面思想意涵的展露契机,使得她笔下的“小儿女”故事延伸出“大中国”的浑朴意象,乃至其中“家国情怀”“中国愿景”的抒发与表达。正是在20世纪革命实践与思潮中,重新厘定了张爱玲作品的“位置”,并在这一位置上升华出以往所忽视的作品价值。这是思政视野的内化与深化,同时也是思政理念有效提升专业学习的生动证明。

三、这种将“思政视野”融入专业学习课堂的模式,加深了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文学思潮乃至时代思潮的层次与维度。以本堂课为例,这种教学使得学生阅读张爱玲,不仅读出了张爱玲笔下的小,更读出了其心中的大;不仅要读出了她作品中的“家国”,也读出了她的限度,她内在于沦陷区的生活样态,从更阔的抗战历史格局中重新观照她的作品。这是我们在“思政视野”之下读到的不一样的张爱玲。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一、这种“翻转课堂”模式将教学过程拆分开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与教学后。在每一阶段都让学生确实参与进来,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兴趣及需求。如本堂课所采用的课前“开放性阅读”、 课堂“戏剧情境”引入、课后“师生合作”“同伴合作”的延续等方法,使得学生能在较长时间内沉浸在一个教学情境之中。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情境”不仅是外在的,而且是内在的——他们通过自己的阅读、读书报告、现场讨论、跟随思考,也将自己内化为这种“教学情境”的“生产者”与“创造者”,这就极大地促发了他们的认知兴趣,也让课堂教学活化起来,从而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这种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的过程,丰富了专业学习的既定维度,也提升了专业学习的能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一门与中国近代史、革命史休戚相关的学科科目,它的学习本身就包括了重返历史革命现场,重新挖掘文学、文化思潮与革命实践相互策应、同频共振的历史实感,因此我也想在教学设计中突显出“中国现代文学”的“革命性”与“青春性”。以本堂课为例,从学生兴趣出发,以更具“青春性”的张爱玲早期作品作为中心讨论文本,从这种稍显稚嫩、甚至立意幽微的作品中挖掘出它内在于20世纪中国革命的位置,并从这一位置生发出它所表现及召唤出来的“中国愿景”。这一努力一方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能更切实地达成课程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另一方面也试图以一个更为笼罩性的视野重新观照专业课程,即“思政”视野的内化与深化,使得学生不仅在文学视野内理解张爱玲作品,更在一个大的革命浪潮中、整体抗战格局中衡量张爱玲作品,这就无形中达成了课程思政目标与价值目标的合一,也提升了文学课程本身的思想深度与精神内涵。

三、重视信息技术及多种创新性教学方式的融合、重视学生的讨论、重视学生将个人生命体验熔铸于作品阅读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成为一个开放性高、互动性强、启发性大于讲授性的学习空间。这种教学方式实质上是在“通识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的脉络中延伸而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能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且要能在国家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策划及对外交流工作,更要让“文学”成为学生内心人格、情感养成质素,使得“文学”这种“无用之用”真正焕发出“大用”的实践价值。

上一条:[课程思政示范教学设计]媒介文化产品与传统文化传播
下一条:[课程思政示范教学设计]"隋唐的繁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版权所有:河北大学教务处 | 电话:0312-5079473 | 传真:0312-5012995| 微信公众号:hbujwc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