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产品生产与运营》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
“媒介文化产品与传统文化传播”
新闻传播学院高菲
课程名称:媒介文化产品生产与运营
课程性质:选修
授课对象: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工商学院新闻学专业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四年级学生
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
一、教学目标
1.价值目标
在讲解优秀媒介传统文化产品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使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坚定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同时,在深入分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媒介文化产品的重要意义时,引导大学生提高文化认知、形成文化认同、培育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为建立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2.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媒介文化产品的重要意义;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媒介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运营的应用策略。
3.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分析和鉴赏优秀媒介传统文化产品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策划和生产媒介传统文化产品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学生为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工商学院新闻学专业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四年级学生,经过了一年级和二年级文史哲类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新闻传播学领域专业理论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基本技能和文化功底。所以在高年级开设《媒介文化产品生产与运营》这门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具备融入媒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初步能力和素质。这对于新闻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和日后的学术研究、工作实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也注意到,学生急需打破以往学习中的思维惯性,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多运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兴趣,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2.教学重点
传统文化对于媒介文化产品的重要意义。
3.教学难点
媒介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运营的应用策略。
4.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要以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案为本,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需求,处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取得突破。例如,运用启发式的教学语言,创造教学情境,结合案例讲解,让学生通过深入分析国庆主题的优秀媒介文化产品去感悟传统文化对于媒介文化产品的重要意义。另外,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在讲解媒介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运营的应用策略的过程中,联系教师自身的学习感悟,向学生讲解自己解决问题和化解难点的感悟和做法,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听得有滋味,享受到知识共享的好处。
三、课堂组织与实施
课堂组织与实施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活动设计 |
课程思政 理念及分析 |
环节1: 教学导入(5分钟) |
内容一:回顾以往章节中与本次教学中“媒介文化产品与传统文化传播”主题密切联系的知识点。 内容二:讲解本次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
启发式教学法 |
通过向几位同学提问,通过回答来督促学生注意到以往章节中和这次教学中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且通过推荐参考书籍和资料来启发他们对本次的课堂学习产生兴趣。 |
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成为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性。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明确指出,“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
环节2: 讲解第一个知识板块(8分钟) |
传统文化对于媒介文化产品的重要意义 |
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
重点讲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策划、生产、传播过程。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
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
环节3: 讲解第二个知识板块(9分钟) |
媒介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与运营的应用策略 |
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
启发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共同探讨这些优秀媒介文化栏目生产与运营中蕴含的普遍规律。 |
让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
环节4: 讲解第三个知识板块(8分钟) |
优秀的媒介传统文化产品的个案评析 |
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 |
重点讲解和分析河南卫视优秀的传统文化栏目和作品,例如《梨园春》、《唐宫夜宴》、《传统节日“奇妙游”系列》等。 |
让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
环节5: 巩固练习(教学延申)(10分钟) |
围绕课前布置的小组展示作业任务,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
启发式教学法 |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汇报和课堂讨论活动,希望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
教师在讲解点评学生课程展示作业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培养其大局意识。 |
环节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
总结和梳理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
任务型教学法 |
总结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布置作业主题和提交日期。作业主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优秀媒介文化作品赏析》 |
在完成此次作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在媒介文化作品中要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熔铸于爱人民之中,坚持人民至上。 |
板书设计 |
|
参考书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 2.《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2015; 3.《历史作为镜像:习近平文艺讲话与新时代中国文艺复兴》,王贵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1; 4.《媒介文化传播》,陈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5.《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英]尼克•史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13; 6.《媒介文化:互动传播新环境》,陈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文化迁徙:媒介新技术与网络文化价值体系发展研究》,王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
附:教学活动图片
四、教学效果分析
《媒介文化产品生产与运营》课程是本专业(类)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关于媒介文化产品生产与运营规律的基础知识,为本专业其他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此门课程的讲授,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理解和掌握媒介文化产品生产与运营的一般规律,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媒介文化理论分析媒介文化生产与运营的现状,指导实践,解决当前媒介文化产品转型升级等现实问题。本课程在培养媒介文化创意人才的理论修养、全球传播的战略眼光及媒介文化产品策划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是:聚焦“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落实在整个媒介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用教学实践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根本问题。
正是秉持着这样的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思路,通过优化此节课程的思政内容供给,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引导,激发精神动力,引导和鼓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贯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自觉中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同时,增强学生做好未来传统文化媒介产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等三个教学节点齐头并进、互相衔接的整体教学设计的效果的提升,实践检验证明,这三个节点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提前给学生布置参考资料阅读任务和课堂讨论准备工作,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钻研精神和动手实干的能力;课中,积极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发挥团队精神、积极投身于课堂展示讲解的环节;课后,通过督促学生完成平时作业来培养其严谨的学习态度。尤其是在课中和课后,在布置平时作业和批改平时作业的阶段,教师发现,围绕着这个作业的主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优秀媒介文化作品赏析》,学生们交出了正能量满满的成果。作业的研究对象涉及《C位是怎样炼成的》、《少年中国说》、《一秒穿越!在古典园林体验戏曲之美》、《大国抉择》、《献给祖国的歌》、《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等多个优秀媒介文化作品,作业的完成过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其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自觉延续文化基因,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