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课程思政· 优秀案例· 正文
[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民国时期古籍文献保护事例举隅”
日期:2022-04-27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

民国时期古籍文献保护事例举隅

学院(部)姓名赵嘉

课程名称:中国古典文献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本科生(大二)

教学方式:讲授式教学

一、教学目标

1.价值目标

古籍是对中国古代书籍的统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的古籍文献中保存了丰富的中华文化,而我A们的民族历来重视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自上世纪初起,我国便开始经历了严重的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对我国的古籍文献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毁灭。但即便如此,我们的前辈学人依旧在民国时期克服重重困难,为保存民族文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书的转移、“文献保存同志会”对江南沦陷区藏书家藏书的秘密收购、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抗战苦旅以及1942年山西地区八路军对《赵城金藏》的转移,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例。通过对这一时期这些事例的介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古典文献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前辈学者对保存民族文献所做出的的努力,有更深刻的认识。

2.知识目标

对文献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文献保存同志会、文澜阁《四库全书》、《赵城金藏》。对以上古籍文献的价值和意义有所了解。

3.能力目标

前辈学者在外忧内患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不记个人得失,历经磨难,保护这些古籍文献的原因、目的何在。通过分析这些被保护对象的特点,能够使学生逐步提高鉴赏传统典籍的能力,拉近和古籍文献的距离。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学情分析

本科生与传统的古籍文献距离较远,平时几乎接触不到,所以其他课程中常用的“下定义”的方式在本门课程教学中并不适用,但是他们对于内容丰富、来历复杂的文献故事有一定的兴趣。所以可以通过以文献保护的故事为切入点,将其中的文献、保护者以及所代表的文化贯穿在一起。融合适度的文献学知识讲授以及深刻的思想性教育为一体。

2.教学重点

历代古籍文献的价值;古籍文献的特点;古籍文献的保护

3.教学难点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事例介绍;民族文化与文献保护

4.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历代古籍文献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距今久远,还在于其所承载的至今仍然具有生命活力的民族文化。通过对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事例介绍的展示,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增强学习文献学基础知识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课堂组织与实施

(图文并茂,语言简洁,2000字以内)

1.教学过程

我国古籍文献的价值和特点

概述我国古籍文献的价值、特点。

民国时期古籍文献保护事例举隅

  1. 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书的转移

    1930年代的国立北平图书馆,藏品之精,数量之丰,冠于全国,集中了我国历朝藏书的精华。战事将至,为避日军洗劫,部分珍贵馆藏辗转运往上海、南京等地,又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将部分善本运往美国寄存。这些藏书现在台湾,其收藏源流,说明了两岸本是一家。

  2. “文献保存同志会”对江南沦陷区藏书家藏书的秘密收购

    1937年底,长江下游地区开始陆续沦陷,江南藏书受到全世界各方势力的觊觎,珍贵古籍大量流失。为恐江南典籍自此而尽,郑振铎、张寿镛、何炳松等仁人志士秘密成立“文献保存同志会”,在上海、香港两地大量抢购图书,保存中华文化,挽救中华民族文脉。这些藏书现在台湾,其收藏源流,说明了两岸本是一家。

  3. 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抗战苦旅

    文澜阁《四库全书》被誉为“东南瑰宝”,是浙江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它们享受着全馆最舒适的环境,存放在天然樟木制成的书箱里,环境的温度湿度常年维持在一个最适宜的数值,但就在几十年前,这些稀世珍宝也曾有过一段长达8年又11个月、行程2000多公里的流浪生活。此书现存浙江省图书馆,是清乾隆时期南三阁本《四库全书》硕果仅存的一支。

    41942年山西地区八路军对《赵城金藏》的转移

    1934年,在山西广胜寺发现《赵城金藏》的消息震动了国内学术界,也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日方许以重金购藏,遭到拒绝。1942年,抗战最艰苦的年代,得知日军要抢夺《赵城金藏》,当地八路军妥善组织,虎口夺经,几经辗转后,终将这件国宝运送到一处安全之地。此经现存国家图书馆,是中国古代雕版印刷佛经重要之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古籍文献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通过以上事例,总结出我国古籍文献与民族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为传承民族文化尽一份力。

    2.教学方法

    采用文字介绍、图片实物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相关古籍文献保护对象的图片介绍、展示,鼓励学生对所见到内容展开讨论,指出这些文献的价值意义何在,又对其中哪些方面的信息较为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反馈有选择、有针对性的系统回答,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推进课程目标的深入进行,将文献学基础知识融入其中。

    3.教学活动设计

    图片展示、探讨及分析(所用图片集中附录在此节后)

  4. 古人作文用的字典《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藏书)(图1)

    相关文献学基础知识:古人作文时要用到此类书,原因是我国历史上有避讳的文化现象,和帝王名讳相同的字、同音字等是不能写的,此类书在解释每个字的字音字义的同时,还会注明避讳。另外,这部书在印刷时,所用的纸是元代的公文纸的纸背,这种利用公文纸反面空白印的书在文献学中叫“公文纸背书”,这些公文在当时大多是户口簿、税收账目等,如今成为了研究当时经济史的重要资料。所展示的是今天收藏于上海图书馆的同名书,用的是元代的公文纸。原国立北平图书馆所藏的是统一块书版印刷的,用的是明代的公文纸。

  5. 郑振铎记录收购沦陷区古籍的题辞(图2

    相关文献学基础知识:藏书家、藏书楼是我国古代藏书制度的主体,其中尤以江南地区的藏书家为历代藏书文化中心。

    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扩大,昔日藏书重镇成为沦陷区,藏书旧家多不能保,累世所藏有流失海外之虞。有鉴于此,1940年1月由郑振铎、张寿镛、何炳松、张元济、张凤举五人成立的“文献保存同志会”,以及围绕该同志会,社会各阶层有志之士开展的抢救民族文献的事业,在我国近代文化史上堪为彪炳千秋的伟业。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全身心投入抢救民族文献的伟大功绩。

  6. 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图3

    相关文献学基础知识:清代《四库全书》及七阁本、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在清代的经历的破坏与抢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图书馆立刻对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转移作了安排。7月底,140箱《四库全书》连同浙图和宁波天一阁的善本图书,共计228箱国宝,开始了充满曲折的大搬迁。一批批护宝人员带着这些珍本秘籍,从杭州出发,时而水路,时而陆路,先到浙南,继往贵州,1944年又转到重庆。抗战胜利后,历经辗转搬迁的文澜阁《四库全书》终于在1946年完好无缺地回到了它的故乡。

    4)赵城金藏(图4、图5

    相关文献学基础知识:我国雕版印刷发明的时间、历代大藏经刻本、佛经刻本的特点。

    金刻本《赵城金藏》是中国金代(约1149~1173)民间募资雕版的佛教大藏经。因刻于金代,故称《金藏》,又因原藏于山西赵城县广胜寺,又称《赵城金藏》。

    藏经是佛教典籍汇编而成丛书的总名,是一部百科式的佛教全书,它既是佛书,也是涉及哲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天文、历算、医药、建筑等领域的包罗宏富的古籍,对中国和世界文化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942年春,我解放区太岳区第二地委获悉侵华日军将劫掠广胜寺藏经消息,立即报告太岳军区陈赓将军和政委薄一波,军分区即组织力量抢救,将全部藏经安全转移。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将《赵城金藏》运交北方大学保存,后由太行行署代管。北平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电令将《赵城金藏》运至北京,交北京图书馆收藏,时存4330卷,又残破零散者9包。抗战前后,北京图书馆曾购得192卷,其他图书馆、博物馆和私人藏书家也有购藏,全国解放后,多数已捐赠北京图书馆入藏。

    1

    2

    3

    4

    5

    4.课程思政理念及分析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明白古籍文献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前代学人在民国时期的努力保护才得以流传至今。古籍文献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时代的久远,还在于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统一、包容、自强不息。

    四、教学效果分析

    (评价与成效等,语言简洁,1000字以内)

    古典文献学本科作为一个专业,其特殊性是独立于其他专业的标志,虽然其与文学、历史、图书馆学等学科有交叉重合之处,但自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因此本科阶段的文献学教学改革应该是在与相关学科建立联系,使学生通过对熟悉学科的了解过渡到文献学上,了解掌握文献学的方法和知识,从而达到对文献学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能够在基础层面使学生对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自身与其它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为进入本专业的学习方向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对传统的文献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术史有一个简单的概貌了解,尤其是通过对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知道哪些领域适合使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哪些领域不适合使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索提升奠定了基础。

    提升本科文献学教学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而非单纯的教学方式的升级,对于本科文献学专业的学生更为直接、实际,外表绚烂的课件无法改变文献学属于“旧学”的本质,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温故知新,在传统的文献中体会到古典文献学的魅力,从而产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敬畏,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方式。

    充实文献学本科教学内容,为深造发展提供空间。文献学侧重以实践为主,而不以死记硬背名词术语为考察重点。通过对相关同类知识点相关内容的扩展发散,来强化学生对文献学教学重点的理解。这样既丰富了文献学本科教学的内容,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一些学生对这一专业的热爱,为其接下来的深造提供了空间。

上一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
下一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普通话朗诵”


版权所有:河北大学教务处 | 电话:0312-5079473 | 传真:0312-5012995| 微信公众号:hbujwc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