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交流
2021-10-19 16:12:36 来源:本站原创

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开端中的直隶因素 | 河北大学法科百年踪迹考古

时空变换与河北法科百年发展

图片1.png

作者|王健教授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教指委委员、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等职,中国法学教育史专家

向来的校庆,都是表面上指向过去,其实意在当下而着眼于未来的。按照行稳致远的原则,若要更好地把握当下和面向未来,就必须弄清家世渊源,今所从出的路径。近日河北大学拟以百年校庆为背景举办法学学科创办四十周年庆祝活动,不由引人联想:作为一所百年老校,除去最近的四十年,历史上是否曾有法科的踪迹?弄清这个问题,需要将保定和天津近代法政兴学的经过一并纳入观察视野。

清代三百年间,保定一直是河北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晚清推行新政,立宪修律,直隶举办各项事业,在在处于全国前列,新式教育也是如此。作为繁盛商埠和交通便利之地,1895年津海关道盛宣怀在此创办了天津中西学堂头等学堂,即后来的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首开中国举办近代大学之先河。学堂创办时即设有“律例学门”,即后来的法律系,它不仅是直隶省,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近代法科。

1897年秋,直隶总督王文韶奏设畿辅大学堂。次年春,清苑知县劳乃宣在保定西关外灵雨寺行宫筹办开学,正课经史,辅以皇朝会典律例、中外通商条约、西国史志舆图公法刑律官制学校工农兵商诸政书,引入科学,中外兼习,是为保定举办新式高等教育之始。庚子后,直督袁世凯重建被毁学堂并改称直隶高等学堂或保定大学堂,聘美国人丁家立任总教习。丁家立按照天津北洋办学模式,将直隶高等学堂定为北洋大学的预备学堂,使普通学堂与高等学堂和大学堂学制相贯通。1913年直隶省会迁天津,保定大学堂随之并入北洋大学。

1905年,全国立宪呼声高涨,直隶按察使司与布政使司在全国率先办学,六月至八月间在保定分别设立直隶臬署法政学堂、藩署法政学堂,前者于1906年改称直隶幕僚学堂,专为教幕之地,1909年又改称直隶法律学堂,招收省内候补人员和旁听生,聘用中日教习,学务仿照京师法律学堂办理,进入民国后乃废;后者由直隶课吏馆改建,因设在直隶藩署内,故名,亦称保定法政学堂,1912年后,改称直隶法政专门学校或保定法政专门学校,1914年并入天津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奏准创办的北洋法政学堂,办学模式仿照日本司法省法律学校之制,前三年为预备科,后三年为正科,分法律、政治两个专门,主要师资黎渊、嵇镜、梁志宸、吴家驹等,都是留日法科毕业的佼佼者,还聘有日本教习中村刚一、吉野造作、今井嘉幸、桑原信雄。1907年至1913年李大钊即在该校读预科英文班三年、政治经济本科三年,对于李大钊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共产主义理论具有重要影响。该校是清末民初全国规模最大的法政学校,设置规模与影响,堪与北平的朝阳大学媲美。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校名相应改为河北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29年国民政府推行大学区制时,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立法商学院。1937年学院被强行解散。1947年秋在天津法政桥原址复办,天津解放后军管会文教部以“设备简陋、资金不足”为由,将法律、经济、商学三系一年级新生并入南开大学政经学院,其他学生转入华北大学或南下工作团等单位,学校从此被撤销。校址先后为天津市行政干校、党校、武警使用。后在诸多资深校友呼吁和有关方面支持下,19892月天津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将天津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确定为原河北省立法商学院的延续。

19216月,河北教育厅将原有直隶高等师范学校、直隶公立农业和医学专门学校以及天津私立法政学校四校合并,在原直隶高等学堂旧址上创办了河北大学,直隶省长曹锐(曹锟的四弟)兼任校长。学校原拟称“直鲁豫大学”,但曹锐认为“直鲁豫三字,范围太狭”,应取“河之北的大学”之意,于是改定“河北大学”。大学以合并资源分设文、法、农、医四科,各科设学长一人主持该科教务。按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的新学制系统,文科与农科学制4年,法科和医科学制5年。至193110月,鉴于河北大学办学十载,各科均未取得预期成效,特别是校务管理不善,学潮迭起,频换校长仍不见好转,于是教育厅下令停办取消河北大学建制,其文法两科并入平津其他学校;医农两科则保留,成为后来的河北省立医学院和河北农学院。

河北大学法科,以天津并入的私立法政学校为班底。天津私立法政学校的前身直隶私立法政学堂,是直隶省唯一一所私立法政学堂,1912年由留日法科毕业生齐树楷(1869-1956)创办。齐树楷是保定蠡县人,热心立宪和教育,是天津开智兴学推动立宪的风云人物。19114月发起成立法政夜班讲习所,讲授宪法,听者云集,所得学费颇有结余,于是筹资创办了这所学堂,被推为校长。然而1919年校舍毁于火灾,图书家具文牍试卷及公私物件荡然无存,损失惨重,虽赖同人竭力恢复,且如期开学,但学校因之大伤元气,遂于1922年夏并入保定的河北大学(齐树楷《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同学汇录·序一》)

这个前后仅存在十年的河北大学法科的详细情况,至今缺乏充分完整的记述。据零星文献记载可知,1922年法科学长吴扶青曾将北洋大学的法学书籍“悉归于其中”,创办了河北大学法学研究社,还出版过《法学月刊》。但吴扶青的生平,暂无线索可考。河南新县人余同甲(1885-1935)曾于1927年受聘河北大学任法科学长兼教授。余同甲曾于民国初年留学巴黎大学攻读法律,回国后曾任外交咨议、河南法政专门学校校长、中国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清华大学教授、河南教育厅长等职。刑法学家王觐也曾在河北大学任教。河北大学撤销后,文法类学生转入平津其他学校,其办学文档和图籍下落还有待继续探索。

再说今天河北大学的由来。就在保定创办河北大学的同一年,即1921年天主教耶稣会在天津马场道创办了天津工商大学,这是天主教继震旦之后在华创办的第二所教会大学,第三是1927年在北平创办的辅仁大学。这个举动可视为是对明末来华利玛窦、南怀仁等耶稣会士重视科技文教传统的恢复。该校设工、商两科,学制一准法国模式,均四年制,课程注重实科,教学组织管理綦严,特重法文教学,19278月后准用英文授课,法文与英文并重。1933年学校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因设科目不足三科降为“学院”,之后为恢复“大学”而增设科系,增设“党义”、社会学、国文、中国近代史等课程,授课用国语,办学逐渐中国化。至1945年发展为工学、商学、文学三院七系。194810月教育部立案并改名为“津沽大学”,更名成功,校园一片欢腾,举办盛大鸡尾酒晚会,连庆四日。天津解放后,学校由私立收归公立。1952年院系调整时,津沽大学工学院并入天津大学,商学院并入南开大学,以过去文学院改设的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校址组建天津师范学院。1958年天津市划归河北省后,学校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1960年河北省委决定将天津师范大学改为河北大学,隶河北省领导。1970年河北大学从天津迁入保定,因此河北大学百年办学,经历天津工商、津沽大学、天津师范、河北大学几个主要阶段,而时间上天津和保定各占其半。

早在天津工商办学初期,商科课程中就列有法学课程,特别是民法、商法以及会计商算、财政学(银行、汇兑、银钱)、保险、商谈与商业公牍、商业实习等密切相关课程。1939年学校正式开设法科,首届招生18名,但不久遭遇经济危机、欧战爆发、日寇制造“天津事变”,加之天津发生洪灾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1940年报考者很少,且成绩不佳,学校遂决定停办法律系,法科学生大多转入商科。尽管如此,学校商事法教学传统并未中断,直到1951年津沽大学教师名录中,学校仍有法学师资,如巴黎大学法学博士、讲授商事法、财政法规的沈晞教授,巴黎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讲授法律、历史、地理、财政法规的尹凤藻教授等。1940年代末,学校图书馆收藏的政治法律类期刊已达460余种,甚至有《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值得注意的是,商科主任兼图书馆主任法国人田执中(Fr. Thery)不仅教授法律和经济科目,还将当时最新立法文件译成法文。据记载,1930年前后他翻译的中国法就有《保险法》《海商法》《公司法》、民法亲属编、继承编、《土地法》《民事诉讼法》《民事调解法》《行政诉讼法》《法院组织法》以及这一期间公布的最高法院民事判例和解释例,此外他还写过两本关于中国民法的法文著作。他对中国民商法的关注和研究,应该和大约和当时在华担任法律顾问的法国法学家宝道和爱斯嘉拉有关。

河北大学再次兴办法科是1980年设法律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设立的第一个法律系,王勇飞、崔云鹏、梁栋、丁建中、李国杰等是这个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后四十年里,学校法学持续稳步发展,是河北目前遍布保定、石家庄、廊坊、秦皇岛、唐山、邯郸、沧州大小33个法学本科高校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学院。2018年设立法学博士学位点,填补了河北省法学博士点布局的空白,也是令全国法学院校瞩目的一个重要进展。

悠悠燕赵大地,自古含蕴了尊崇经世致用、治学兼收并蓄、追求厚重古朴、讲求慷慨节义的北学精神。明末西学东渐这里又积淀了科学实用的西学底蕴。清末立宪修律的时代背景下这里率先倡办法政之学,北洋法政学堂还孕育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面向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通贯古今、荟萃中西,熔优秀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红色文化和先进文化于一炉的基础上,这里一定能够结出中国特色新法学的丰硕成果。

参考资料

1、《李大钊与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政协天津市河北区委员会,天津市河北区政协文史资料文化艺术委员会《天津河北文史》第32辑,201410月印。

2、刘国有,《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沈阳出版社20139月初版

3、刘民山,《李大钊与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12月初版

4、保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保定市志》第四册,方志出版社199910月。

5、《河北大学史》编纂委员会编,《河北大学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9月初版。

6、《河北大学史》编纂委员会编,《河北大学史2001-2010》,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9月初版。

7[]南怀仁,《坤舆全图·坤舆图说》,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整理,河北大学出版社20189月初版。

后记

晚近直隶省与天津行政区划反复变化,直隶法政与北洋法政、河北大学之保定之天津、教育与行政,机构名与实的关系,或相关或不相关,盘根错节,十分复杂,即如河北工业大学不在河北,而在天津;河北大学不在省会,而在保定等等,按说年代去今并不久远,但要厘清其递嬗衍变沿革脉络,却颇为不易。本文虽竭力梳理,但仍有若干问题毫无线索,如北洋大学法律系停办后图书文献资料的去向下落,至今悬疑,有待继续追踪。年来中国农行天津市分行的李金潭君提供了不易得手的文献资料和有关津门掌故逸闻的大量线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栗志杰君不辞辛劳辗转保定、石家庄两地的档案馆、教育局,代为查阅、抄录文献档案,河北大学孟庆喻副校长、法学院陈玉忠院长馈赠河北大学校史书籍、图文资料和印制精美的《坤舆全图》《坤舆图说》复制品,并特别安排一睹舆图真容,在此特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ICP备05000587号 版权所有 河北大学法学院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2666号

邮编:0710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