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7日到9日,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海蛟教授莅临我校,为政治学理论专业学生作了题为“中国政治学繁荣与发展的八大着力点”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讲座。政法学院梁素贞教授、袁刚教授、田瑞兰教授、汪远忠副教授出席报告会。
杨海蛟教授在详细梳理了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后指出,中国政治学在学科体系建设、专门人才培养、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法创新、国际学术交流、理论服务现实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挑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起的国内经济、社会、政治剧烈变革为政治学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政治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如何真正体现自身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的过程中应在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研究、更加注重本土化理论构建、更加注重政治学基本理论尤其是政治哲学的研究、更加注重政治学方法论的研究、更加注重拓展政治学研究领域、更加注重对政治现实问题的研究、更加注重国际学术交流、更加注重对政治学资源进行挖掘和创新等八个方面不懈努力。
在随后的讲座中,杨海蛟教授对“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讲解。他强调,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指的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相互协调,日趋合理;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通过改革和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促进各项制度日趋科学完善,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增强依法按照制度治国理政的本领,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能力与水平。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党的领导,转变党治国理政的方式;注重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和制度化,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责任;发挥党和政府的引导功能,培育各治理主体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的意识与能力;推动全面性目标的国家治理,提高国家治理的实际效果。
杨海蛟教授还要求同学们树立和强化经典意识、责任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他勉励大家在政治学研究上下足苦功夫、掌握硬功夫,做一个大气大派、大彻大悟、大智大慧、大仁大义、大慈大悲的人。
杨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授课时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激情澎湃、风趣幽默,处处体现着“正、严、勤、爱”的学者情怀。此次授课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也是对我校政治学学科建设的一次巨大推动。
ICP备05000587号 版权所有 河北大学法学院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2666号
邮编:071000